球磨機作為磨礦生產的關鍵設備,其研磨技術是我們所關注的。磨礦是選礦工藝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生產的穩(wěn)定,磨礦要盡可能的保證穩(wěn)定。在磨礦細度一定的情況下,我們要最大化地提高選礦球磨機處理量,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那么球磨機在生產的都使用哪些研磨技術呢?下面我們來具體介紹:
1、內選粉篩分磨技術
內選粉篩分磨技術及設備是在磨機中采用新型篩分裝置,以原有粉磨生產工藝為基礎,考慮到生產系統(tǒng)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藝情況,如熟料粒度,溫度、易磨性、混合材種類、水份等。通過內選分裝置的作用,將磨機粉磨過程中的粗細顆粒及時有效分離。
該技術具有的特性是:篩分裝置中的篩板孔徑可根據用戶實際情況在1.0~3.5mm范圍內設計,篩板通料面積可達40~65%,使用過程中篩板不易松動,篦板篦縫不易堵塞。生產過程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適合二倉研磨的顆粒從一倉分離出來,并使二倉內研磨要求的顆粒及時排出磨外。這樣一倉的粉碎和二倉的研磨分工更加明確,并基本上杜絕了磨內過粉磨現象;本技術適合于閉路磨、開路磨、超細礦渣微粉改造。
2、生料烘干風掃磨技術
改造的閉路生料磨在生料入磨水分高達3.5%時仍可達到較高產量,一臺ф2.2*7m的生料磨機改造費用最底幾千元即可,磨內改造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同等條件下臺產可以提高20~80%左右。
3、球磨機粉磨系統(tǒng)優(yōu)化技術
球磨機粉磨系統(tǒng)優(yōu)化技術是以原有粉磨生產工藝為基礎,考慮物料粒度、溫度、混合材種類等。運用系統(tǒng)平衡理論,對球磨機內、一二倉長度、磨內通風過料能力,系統(tǒng)其他設備工作效率等進行優(yōu)化調整,使整個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和平衡。應用本技術一般不需投資或很少投資,產量可提高10~25%左右。
本文來自宋陵礦山球磨機專題網:http://sxntxwy.cn